《积极生活的理由》孙周兴

《积极生活的理由》收录了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孙周兴的七篇小文,关注技术世界的生命问题。人工智能、基因技术、大数据监控……技术突飞猛进,人类的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,生活受技术塑造和统治,虚无成为时代的症候。
面对时代的巨变,必须有新的生活方式和哲思风格。作者在本书中延续了“未来哲学”的探讨,尼采的“积极的虚无主义”将成为抵抗虚无的良药。无论世界好或不好,都值得积极生活。
作者简介:孙周兴,1963年生,绍兴人。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,获理学学士学位;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,获哲学博士学位;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;1999—2001年在德国从事洪堡基金课题研究;2002年起任教于同济大学,历任哲学系主任、人文学院院长等;现任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、浙江大学未来哲学研究院院长,兼任同济大学、中国美术学院等校教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。
主要从事德国哲学、艺术哲学、技术哲学研究。主要著作有《语言存在论》《后哲学的哲学问题》《存在与超越》《以创造抵御平庸》《未来哲学序曲》《一只革命的手》《人类世的哲学》《哲思的迷局》等。主编作品有《尼采著作全集》(14卷)、《海德格尔文集》(30卷)、《未来艺术丛书》、《未来哲学丛书》等。主要编译作品有“尼采四书”、《海德格尔选集》《德语诗歌八十首》《林中路》《路标》《尼采》《哲学论稿》《悲剧的诞生》《快乐的科学》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《权力意志》等。
 
         相聚
相聚             
  
       
  
      ![《梳毛、八卦及语言的进化》[英] 罗宾·邓巴](https://www.xjsw123.com/wp-content/themes/ripro/timthumb.php?src=https://www.xjsw123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1760694762-aab3238922bcc25.jpg&h=300&w=200&zc=1&a=c&q=100&s=1) 
  
       
  
       
  
       
  
       
  
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