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“空间”的美术史》巫鸿

一幅图像如何通过构筑“女性空间”传递儒家教谕?一件铜爵如何以极致压缩的内部空间发挥礼仪功能?一座墓葬如何为想象的灵魂设计可游可居的永恒家园?这些看似独立的问题,最终指向一个核心:“空间”概念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与历史?在这部开创性著作中,巫鸿首次系统阐释了贯穿其学术生涯的关键概念——“空间”。他以“空间”为方法,穿透图像、器物与建筑之间的传统界限,不仅拓宽了观看艺术的视野,也丰富了讲述艺术的语言。
作者简介:巫鸿(Wu Hung)著名美术史家、批评家、策展人,芝加哥大学教授。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。1972—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、金石组。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。1980—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,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。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,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,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,执“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”讲席。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,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。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,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,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,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,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,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,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“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”。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