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优秀的绵羊》威廉·德雷谢维奇

名校非上不可吗?文科就没有前途吗?大学应该如何度过?成为大人是什么意思?鸡娃到底有没有意义?对于应试教育,是要说yes还是no?他们说,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,但面对社会时钟的压力,我们还能怎么做?这些问题,在过去和今天都困扰着年轻人。

2008年,前耶鲁大学英文教授威廉·德雷谢维奇因《精英教育的劣势》一文走红,随后《优秀的绵羊》横空出世,触动了无数读者的神经。德雷谢维奇在书中详细分析了“绵羊”的特质和现状、名校的选拔机制、精英家庭的养育以及可能的出路。第一部分讨论了美国精英教育体制本身——一个“强迫学生选择成功的系统”。第二部分阐述现在的学生可以做什么,从而摆脱这个系统。第三部分详细讨论通识教育的意义、人文学科的价值,以及为什么需要真正尽心尽力的老师和小班授课等。第四部分将目光转向教育系统对领导阶层的培养。简而言之,该书探讨了美国建立的一套精英教育系统如何影响孩子们的命运,这个系统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,他们该如何消除这些影响。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掀起舆论海啸,被媒体评价为“可能会留下持久的印记”。

当我们站在当下回望,会发现文中描述的现实并没有变得更好,而是更坏:中美大学大量取消文科专业,中国大学生则越发保守,掀起前所未有的考研考公热。相似的困境,同样困惑、温顺又努力的年轻人,像极了优秀的绵羊。对于作者振聋发聩的批评和个人的愿景,这一届的年轻人会如何回应?

10周年纪念版,附作者亲签致辞、新版序言和多篇专家导读,各方来解读,让我们一起,拒绝“绵羊”的命运。

作者简介:威廉·德雷谢维奇(William Deresiewicz),哥伦比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,曾任职于耶鲁大学。除了经常在大学和高中发表演讲,他还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评论家,文章发表于《大西洋月刊》《纽约时报》《哈泼斯杂志》《新共和》等刊物上。著有《简·奥斯汀的教育》《优秀的绵羊》《艺术家之死》《孤独的终结》等书。

VIP会员免费

已有0人支付

我们相聚,见证阅读的力量!
相聚书屋 » 《优秀的绵羊》威廉·德雷谢维奇

发表回复